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

作者: 时间:2021-12-29 点击数:

1、   专业定位

智能电网已成为世界电网发展的共同趋势。电力行业发展的同时也给相关专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是将传统的电网加上现代的信息通信技术。两者结合,通过数字化信息系统,将能源开发、转换、传输、存储、配送等环节,与终端用户的各种用电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精确供能、对应供能、互助供能和互补供能。本专业围绕智能电网及信息化,培养特色人才。自2013年开始招生,2014年获批广东省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专业紧跟行业发展,及时引进前沿技术和设备。加大电网智能化和信息化方面的培养力度,突出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进一步增强,毕业生工作踏实努力,专业能力扎实,获得社会广泛好评。

2、   培养目标

本专业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珠江三角洲与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从事与电力、电气信息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等领域工作的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高素质的“知识+技能”的双证型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和管理型人才。

3、     培养规格

修学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双师型”职教师资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智能电网学科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高素质的“知识+技能”的双证型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和管理型人才。毕业生具有独立开展电力、电气信息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等领域工作,能在智能电网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取得创新型成果,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综合素质良好,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要求毕业生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运用本国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基础知识;

2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电工电子、计算机应用、智能电网技术、信息处理与通信技术等基础理论与应用等;

3 在新能源发电与智能接入技术、电网智能调度与控制技术、电能计量与监测、计算机与网络技等领域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研究和应用的基本能力;

4)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4、   课程体系

核心课程:电路、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基础,智能电网信息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智能电网与微网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电机学、电气控制技术,电力系统通信工程,电网监控及调度自动化,工程电磁场,嵌入式系统及应用,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等。

实践环节:电子技术综合实训、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训、电力电子技术综合实训、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电气控制技术综合实训、电路CAD项目训练、PLC原理及应用综合实训、嵌入式系统与应用综合实训、计算机控制技术应用实训、电子工艺实训、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5、   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博士10名。从学缘结构上来看,教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形成了一支以老教师为学术导师,以中青年教师为教学科研骨干,年龄梯队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具体如下表1所示。

1 专任教师数量与结构

数量与结构

专职专任教师

13

教师结构分布

专业师资 

总数

35岁及以下人数

3645岁人数

4655岁人数

56岁及以上人数

岗位结构

专任教师

13

4

7

2

0

专任教师职称结构

教授

2

0 

1

1

0

副教授

2

1 

0

1 

0 

讲师

9

3

6

0 

0 

专任教师学历结构

博士学位人员

10

4

5

1

0

硕士学位人员

3

0

2

1

0

有企业背景教师人数

4

有海外背景教师人数

0

 

6、   教学条件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自2013年开始招生,2014年获批广东省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专业紧跟行业发展,及时引进前沿技术和设备。近四年经费投入力度大,特别是在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购买图书资料等方面的投入,大大改善了教学条件。学校建有现代化图书馆,馆舍面积1.24万平方米,藏书和信息化资源丰富。截至2016613日,纸质馆藏总量为212.4997万册,中外文纸本期刊4500余种。在电子资源方面,与专业相关的中外文数据库有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Springer电子图书、Emerald期刊数据库等26种数字化期刊系统。在师资队伍上,建设了一支学术和教学水平高,年龄,职称和学历层次结构合理,教学与科学研究及工程技术紧密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在师资结构方面,中青年结合,青年教师为主,以中带青;自主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创新思维活跃;团结稳定、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

校内实践资源:本专业共享自动化学院的教学实验条件,主要实验场所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自动化学院实验实训与创新中心,是以本科实验实训教学为主、教师科研和学生科创为辅,集实验教学、科技创新、技能培训、学科竞赛于一体的实践教学中心。2014年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气工程综合训练中心”,并于2018年通过广东省教育厅结题验收。自动化学院实验中心使用面积约2750平方米,拥有大批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软件,主要有: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30套;dSPACE仿真系统实时仿真平台1套;光伏发电系统12套。配合原电气工程综合训练中心设备和实验室,使得专业实验开出率达到100%

实验实训与创新中心现有25个实验室,分别是:建筑电气智能化实验室、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实验室、计算机控制与接口实验室、柔性生产线及高级过程控制实训室、电力自动化及继电保护实验室、智能建筑实验室、电机与自动控制实验室、网络控制实验室、微机工控实验室、现场总线实验室、智能电网实验室、电气控制及供配电实验室、特种作业技能(照明)实验室、特种作业技能(动力)实验室、特种作业技能(工具急救)实验室、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室、自控原理实验室,技能培训室、飞思卡尔嵌入式实验室、自动化智能车实训室、自动化机器人实验室、综合创新设计室等。主要实验室情况见下表2

2 校内实践教学场所

本科实验室名称

实验室面积(平方米)

实验室设备值(元)

实验室性质(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

电机与自动控制实验室

120

113.4

专业实验室

电力自动化及继电保护实验室

120

135.3

专业实验室

电气控制及供配电实验室

120

12.7

专业实验室

智能电网实验室

240

182.8

专业实验室

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室

120

48.6

专业实验室

微机工控实验室

200

46.2

专业实验室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室

120

30.0

基础实验室

现场总线实验室

100

124.1

专业实验室

 

校外实践资源: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本着“巩固基地、扩大规模、进一步加强校企融合深度的原则”,广泛与企业联合,并签订实习实训基地协议书。校外主要实习实践基地见下表3所示。

 

3 校外实践基地

序列

基地名称

基地地址

1

东莞雄丰配电设备有限公司

东莞市茶山镇孙屋工业区

2

广州周立功单片机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市天河区

3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惠州市仲恺高新区和畅五路西103

4

东莞桥盛电气安装有限公司

东莞市桥头镇中兴路

5

深圳市陆利达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镇星皇科技园4

6

中建电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分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81号大院117118号首层A13

7

深圳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

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园南区华中科技大学深圳产学研基地A座十一层A1101-A1104

8

深圳市泰颐通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竹村福庭工业区7

9

广东梅州齿轮厂产学研基地

梅州市梅江区大浪口

10

广州能欣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

广州市天河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华景园区B2楼南8-11

 

就业领域: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主要到电力行业、信息技术产业、高等院校及国民经济其它行业的生产、科研及相关部门从事电力产品设计、研发、设计、制造、技术支持、电力信息系统运维等工作,或在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应用以及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或攻读智能电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主要到电力行业、信息技术产业、高等院校及国民经济其它行业的生产、科研及相关部门从事电力产品设计、研发、设计、制造、技术支持、电力信息系统运维等工作,或在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应用以及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自动化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环镇西路155号第一实训楼4-6楼  E-Mail:gszdhx@gdi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