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学生“做人好,身体好,就业好”的培养目标。10月27日,自动化学院在达之学堂开展“领航工程·博学讲堂——重阳茱萸忆峥嵘,薪火相传话感恩”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蒋鹏,辅导员、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辅导员陈金辉老师以诗词为引,带领同学们体悟古人在重阳节时的思亲之情,在诗词意境中与传统节日建立起情感联结,随后以“明起源、知习俗、听故事、懂感恩”为脉络,系统梳理了重阳节的历史渊源与演变脉络,解读了登高祈福、祭祖怀恩、赏菊品茗等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他特别提到,农历九月九日因“九”与“久”谐音,承载着对长辈长寿的美好祝愿,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敬老孝亲的传统美德。并结合“九三阅兵”讲话精神,带领同学们回望抗战峥嵘岁月,通过鲜活的历史片段,引导大家深刻铭记先烈们的牺牲与奉献,真切理解“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厚重意义,激励同学们将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传统美德与家国情怀在心中同频共振。

随后,蒋鹏副书记结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九三阅兵”讲话精神等时代热点话题,与同学们深入交流。他强调,重阳节作为承载敬老爱亲、家国情怀的重要传统节日,其文化内核彰显着深厚的时代价值,并对青年学生提出三点期望,一是要“品诗词知传统,寻文化根脉之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责任使命,青年学生需深耕文化土壤,增强文化认同;二是要“忆峥嵘明习俗,悟精神传承之重”,重阳登高所蕴含的攀登向上、眺望未来的寓意,与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一脉相承,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从抗战精神与传统文化中汲取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三是要“话感恩传薪火,担时代使命之责”,重阳节“九九归一”的团圆寓意与“十五五”规划中“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部署相呼应,推动民族复兴、实现祖国统一是当代青年义不容辞的担当。他鼓励同学们以“两个结合”为指引,争做传统文化的守护者、时代精神的践行者和平统一大业的见证者。
交流过后,师生共同参与中药香囊制作活动。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大家挑选药材、填充香囊,在亲身体验中加深对传统节日习俗的了解。香囊飘香,既延续了“茱萸辟邪”的传统智慧,更将对长辈的孝心、对祖国的祝福尽数藏于囊中。同学们纷纷表示,亲手制作香囊的过程不仅让大家体验了传统习俗的魅力,更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进一步坚定了文化自信。

本次博学讲堂活动的圆满举办,为自动化学院“领航工程”进一步探索“两个结合”的思政教育模式积累了宝贵经验。下一步,自动化学院将立足新时代育人使命,持续打造形式鲜活、内涵深厚的文化育人载体,通过沉浸式、体验式活动设计推动价值引领与情感共鸣,引导青年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不竭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