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感知工程专业

作者: 时间:2024-04-20 点击数:

1、专业定位

智能感知是人工智能的关键与基础,根据学校发展规划,结合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行业及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围绕感、知、联、控一体化的智能终端技术应用,培养能够从事智能终端相关的科学研究、设计制造、关键性技术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人才。

2、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智能感知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能从事智能制造等相关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人才。

学生毕业5年左右的预期目标:

目标1:具备坚定的价值观和道德原则,具有客观公正、开放包容、自我反省和与时俱进的品质,能以成熟的思想和态度应对各种复杂情境。

目标2:能够综合应用智能感知工程专业的数学、自然科学、专业基础理论、专业技术技能,使用现代工具,解决智能感知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并体现创新性。

目标3:在研究、设计与实施智能感知相关项目时,能够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安全及相关法律、职业规范等因素。

目标4:具备专业领域的良好沟通与交流能力,具有一定的项目管理能力,能作为团队的主要成员发挥骨干作用。

目标5:具备终生学习能力,能跟踪智能感知相关的知识与技术发展、胜任岗位职责、适应职业发展,具有较强的职场竞争力。

3 培养规格

修学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主要学习感、知、联、控方面的知识、技术和技能,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思想品德: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智能感知系统复杂工程问题。

3.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和表达智能感知系统的复杂工程问题,分析其中的关键环节和要素,并通过文献研究获得解决问题的有效结论。

4.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根据用户需求,能够设计智能感知系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及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智能感知系统复杂工程问题技术研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相关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理解和评价针对智能感知系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职业规范: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 个人和团队:具有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好个人职责、担任好负责人角色。

10. 沟通:能够就智能感知系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基本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4 课程体系

核心课程: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工程光学、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测控总线与仪器通信技术、智能仪器原理及应用。

特色课程: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机器视觉检测装置及技术、微机电系统设计及应用。

独立实验课程:普通物理实验、电子技术课程实验

综合实训课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综合实训、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综合实训、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项目训练、电路CAD项目设计与训练、计算机控制技术综合实训、FPGA技术及应用综合实训、智能仪器项目训练、机器视觉检测技术综合实训。

劳动实践、军事实践、工程训练、专业实习、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毕业设计。

5 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人,教学名师2名。教师团队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宽广的工程项目背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较强,双师型教师占比70%,分别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东南大学等学校。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自动化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环镇西路155号第一实训楼4-6楼  E-Mail:gszdhx@gdin.edu.cn